首页 资讯 正文

英雄河北|王璞:抗日民族小英雄

体育正文 258 0

英雄河北|王璞:抗日民族小英雄

英雄河北|王璞:抗日民族小英雄

王璞浮雕。 保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(shìwùjú)供图 抗日战争中,涌现出一批小英雄。他们顽强拼搏(wánqiángpīnbó),流血牺牲,可歌可泣,永远活在了人民心中。王璞(wángpú)就是其中的一位。 王璞,也作王朴,1929年出生(chūshēng),是河北省完县(今顺平县)野场村人(cūnrén)。七七事变后,战火很快烧到了王璞的家乡。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(xíngwéi),让王璞幼小(yòuxiǎo)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。他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活动,11岁(suì)时被推选为村儿童团团长。当得知八路军是打日本鬼子的部队,年幼的王璞梦想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(zhànshì)。 王璞经常带着儿童团,站岗放哨查路条(chálùtiáo),给八路军送信带路,开展拥军优属活动。他还在抗日小学的墙上(shàng)贴上了一张(yīzhāng)《抗日公约》,要“誓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到底”。 为了对付日寇“扫荡”,民兵大搞地雷战,王璞不仅学习布雷,还(hái)(hái)学会了造雷。一次,他用自制的(de)地雷炸死一个汉奸,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。 1943年春天,日军对唐河两岸进行“扫荡”。作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后勤供应处,野场村成了(le)日军的重点“扫荡”目标。同年5月7日,因汉奸告密,日军突然包围了躲藏着200多名群众(qúnzhòng)的后石沟,并(bìng)在山坡上(shàng)架起了机枪,威逼群众说出八路军的枪支、弹药、粮食与(yǔ)服装的埋藏地点。 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怒视敌人,始终没有(méiyǒu)人出声。恼羞成怒(nǎoxiūchéngnù)的敌人以对天鸣枪相威胁,惊慌的人群开始骚动。 面对(miànduì)穷凶极恶的敌人,年仅14岁的王璞(wángpú)表现得非常镇定,痛骂汉奸,并高声鼓舞群众牢记《抗日(kàngrì)公约》,誓死不透露八路军消息,与母亲及百余名群众一同被敌人杀害。 为纪念王璞,晋察冀边区(jìnchájìbiānqū)政府授予他“抗日民族小英雄”的光荣称号,并立了(le)纪念碑。 (河北(héběi)日报记者赵泽众整理) 关注河北新闻(xīnwén)网,了解河北最新新闻。
英雄河北|王璞:抗日民族小英雄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